助力“大运营”护士在行动⑨|威海市立三院首次开展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
发布作者:市立三院 发布时间:2024-07-03
看到妻子不用隔三差五就要痛苦地扎针,胃癌患者刘女士(化名)的丈夫不断对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急诊护理团队表达谢意。
近日,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急诊护理团队成功为胃癌患者置入迷你中线导管,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输液痛苦,让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输液更舒适、更便捷。这也是医院首次成功开展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
47岁的患者刘女士因残胃癌入院治疗。治疗期间需禁食,并进行肠外营养的补液治疗。由于病痛折磨,患者体重仅40公斤,长期输液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为患者每天要注射大量补液,浓度高,对血管的刺激性强,而静脉留置针只能使用1-2天,不能满足补液需求。”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谷禹萱介绍,为了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急诊科护理团队通过评估,决定使用迷你中线导管技术。在穿刺过程中,谷禹萱在超声引导下寻找上臂中段深静脉,通过定位探究血管走向,最终盲穿一次成功,解决了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难题。
据了解,迷你中线导管是一款新型的外周静脉输液工具,其长度为8-10厘米,既可以通过常规穿刺技术置入前臂浅静脉,又可以借助超声引导技术置入上臂中段深静脉,导管尖端不超过腋窝。导管为聚氨酯材料,留置时间一般为1-4周,一针基本可实现患者在住院期间输液治疗的全覆盖,填补了可留置3-5天的普通留置针和可留置1-12个月的CVC、PICC留置时间的空白。
“迷你中线导管穿刺成功后不需要X线定位,为中短期输液治疗患者、急危重症患者过渡期及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静脉治疗通道。”谷禹萱表示,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置管时对患者的伤害,提高了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疼痛时间,最大程度减轻血管内膜损伤,增加了留置的时间,解决了患者留置针易脱出的烦恼,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性及护理的高效性,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威海市立第三医院静脉通路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提升及扩大,为静脉输液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对提升静脉输液质量、推进新技术、新理念有着重大意义。
Copyright @ 2016-2021 WHJQHOSPIT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所有
鲁ICP备13020305号-1 鲁ICP备13020305号-2 鲁ICP备13020305号-3
鲁公网安备37100402000117号 技术支持:奥讯软件
数据统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值班电话:0631-5926028
预约电话:0631-5960180
急诊急救电话:0631-5960120
心理咨询电话:0631-5960166
监督投诉电话:0631-5960196(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0631-5926028(周末、节假日、夜间)
邮箱:whsjqyy@163.com
地址:威海市齐鲁大道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