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抑郁?痴呆?别傻傻分不清楚

发布作者:市立三院 发布时间:2025-03-31

几个月前,在精神心理门诊中遇到了一位75岁的王奶奶,家人怀疑她得了老年痴呆。去年丈夫过世后,王奶奶一直生活在悲伤中,沉默寡言,很少出门,总是感到不开心。她还变得特别健忘,出门经常忘记带钱包和钥匙还敏感易怒,怪保姆偷了自己的钱,跟保姆大发脾气。

家人送王奶奶到综合医院就诊多次,考虑为老年痴呆,治疗大半年,一直没有什么效果,情绪还越来越差。临床心理科(老年医学科)主任孙国平接诊后,对王奶奶进行了详细问诊和检查后,考虑王奶奶是老年抑郁症,经过几周抗抑郁治疗,王奶奶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老年人在面临重大刺激后,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持续不缓解,甚至越发严重,就要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老年抑郁症与老年痴呆有很多共同的症状,要特别注意鉴别,以便及时提供治疗,促进康复。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老年抑郁症指老年期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症;而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指发生在老年期的所有抑郁症,无论是首发还是复发。

躯体疾病、疼痛、孤独感、认知障碍、低经济水平等,都会增加老年抑郁症发生的可能。而老年抑郁症的持续进展,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痴呆和死亡的风险。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

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抑郁发作,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老年人对于情感的体验不如年轻时深刻,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常以心烦来描述自己的状况。还常常伴随躯体化症状和认知缺陷,如忽冷忽热、四肢乏力、身体疼痛等多种躯体不适,或怀疑自己得了重病;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思维缓慢等。

很多老年人反复就医也无法消除自己的病痛,身体的不适加重了情绪的负担,低落的情绪又使得身体不适加重,从而进入身体不适和抑郁情绪的恶性循环。

当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临床表现与痴呆极为类似(占老年抑郁症的10-15%)。会出现记忆力变差、思维行为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敏感多疑等症状。因此,很多家属第一时间误认为老人可能得了痴呆。

开篇提到的王奶奶,她认知损害明显,甚至还出现敏感多疑,症状酷似老年痴呆。可是考虑到,王奶奶起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先出现抑郁情绪,继而表现出记忆力差、敏感易怒;行为表现为少语、少动;接触王奶奶时,能感受到她浓浓的悲伤。我们需要考虑到老年抑郁的可能,并且需要妥善处理抑郁情绪后,观察认知功能是否有所改善,与痴呆鉴别。

得了老年抑郁症,怎么办?

如果您怀疑家里的老年人是因为情绪导致的认知损害,尤其是一直查不到原因的时候,请尽早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早期及时的系统治疗可以有效逆转老年人的认知损害。如果延误治疗,病情迁延,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认知损害,甚至痴呆。 

老年抑郁症像一个和你捉迷藏的孩子,调皮又隐匿,往往要拨开眼前的迷雾,才能看到疾病的本貌。它在老年精神疾病中占有很大比重,这让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帮助老人获得良好预后。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值班电话:0631-5926028

预约电话:0631-5960180

急诊急救电话:0631-5960120

全国心理热线:12356、0631-5960166

监督投诉电话:0631-5960196(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0631-5926028(周末、节假日、夜间)

邮箱:whsjqyy@163.com

地址:威海市齐鲁大道80号